登录  日  
欢迎登陆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!
教师优秀成果展评
《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》论文
来源:本站 作者:李芳芳 2023/6/27 9:37:00 浏览:1916

《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》论文


年级:一年级       学科:数学          教师:李芳芳

[摘要]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指出:“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,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、引导者与合作者。

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,认真听讲、独立思考、动手实践、自主探索、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。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引发学生积极思考,鼓励学生质疑问难,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,利用观察、猜测、实验、计算、推理、验证、数据分析、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;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,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,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;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,形成积极的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,逐步形成核心素养。1

[关键词]新课标理念;课堂教学;启发式

正文

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教育的核心,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方式的转变。教师成功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引发学生积极思考,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,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,形成积极的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,逐步形成核心素养。

一、课堂教学之有趣化—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

爱因斯坦说过:“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,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。”所以,在教学中,应该追求的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课堂,有了意思才能吸引学生,让学生迷上课堂,主动学习。

比如,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(一)第一节课《一共有多少》时,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,我是这样导入的:

“你们喜欢猜谜语吗?(喜欢)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:一物真奇怪,胖也快,瘦也快,胖能飞上天,瘦了落下来(猜一物),你们来猜一猜吧!(是气球)然后从讲桌下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气球,老师真拿来了一些气球,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老师一只手里拿了几个气球,另一只手里拿了几个气球?”

谜语导入,猜出谜底后,拿出真的气球,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入手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再比如,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《左右》时,播放歌曲《野狼disco》“来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,在你右边画一道彩虹,来左边跟我一起画彩虹,在你右边再画个龙,在你胸口比划一个郭富城,左边儿右边儿摇摇头,两个食指就像两个钻天猴,指向闪耀的灯球……”问:“你有没有听到描述方位的词?(左右)哎,哪边是左,哪边是右啊?别着急,今天呢,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左右,请同学们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《左右》。”

时代在进步,学生都是时尚达人,播放学生熟知的热曲,吸引学生,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,让学生爱上数学课。也就是向吴正宪老师看齐——用“精彩”奠定学生“想学”的生态基础。这就要求备课要充分,不仅要研读教材,还要分析学情,创造出既能吸引学生,又能增长学生知识的课堂。

二、课堂教学之问题化—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,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

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,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情境或者认真倾听,开动脑筋思考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,有了问题意识,就有了自己的想法、观点、逐步就会质疑问难。教导学生当同学回答问题时,应该仔细听同学发言,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及时举手纠正,如果说的很好的情况下,一定要及时给予反馈,所以学生不仅要听老师讲,还要听同学讲,发现问题及时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(一)中《可爱的企鹅》时,出示情境图:“看,小企鹅排着队走来了,同学们仔细观察,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?(前面有3只企鹅,后面有5只企鹅)那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?想一想,说一说。(前面有3只企鹅,后面有5只企鹅,一共有多少只企鹅?)嗯,提的真准确,那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?在生字本上写一写吧!(3+5=8)为什么用加法呢?(因为前面有3只企鹅,后面有5只企鹅,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是要把前面和后面的两部分合起来,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,也可以用5+3=8)”

让学生观察情境,自主发现,提炼出有用的数学信息,然后经过思考,自己提出数学问题,再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,最终解决问题。整堂课都是由学生主导,发现、提出数学问题,分析问题、通过尝试,解决问题,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,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,增强学生的自信心。

三、课堂教学之生活化——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,实现从熟悉到熟知的过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,本身有三个显著的特点:一是高度的抽象性,二是逻辑的严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,三是应用的广泛性,由于这些本身的特点,使得许多人认为数学学科就是单调的,枯燥的、乏味的,学生遇到难题就容易产生畏难的心理乃至产生厌学的情绪,那么该怎样改变这一境况呢?就是不要让学生感到数学太抽象、太难。事实表明,当一个人对某种东西陌生就会觉得难,反之,熟悉的就会觉得比较简单。这就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:需要借助生活体验,化难为易,变复杂为简单,让学生轻轻松松的学好数学。就如在讲解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《认识图形》时,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,消除学生的陌生感,先说出有哪些物品,然后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分类,学生分好类之后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牙膏盒、魔方、胶棒、乒乓球等物品,亲自看一看、数一数、动手摸一摸,给这些立体图形起名字,然后感知长方体、正方体、圆柱、球的特点,从而认识立体图形,实现从熟悉(生活中的立体图形)到熟知(抽象出立体图形并且掌握其特点)的过程。

因此,在教学时,我们可以借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讲解数学知识,这样往往能化难为易,化抽象为具体,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所以,我们在教给学生新的知识时,可以先认真分析一下学生知道与此相关联的熟悉的事物是什么,然后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出发,利用知识迁移让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,掌握新的内容,当然,到底该用哪些熟悉的事物讲解数学知识,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的不断学习、积累和摸索来决定。

比如我在讲授“凑十法”时,出示情境图:两个装着牛奶的盒子,10瓶就满一整盒,第一个盒子里有9瓶牛奶,第二个盒子里有5瓶牛奶,先让学生提出问题,一共有几瓶牛奶?然后让学生整理一下这些牛奶,问学生想怎么整理?学生想拿第二个盒子里1瓶牛奶把第一个盒子凑满一整盒10瓶,然后第二个盒子里剩4瓶,10+4=14。这样引入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,感到易学,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信心。

四、课堂教学之活动化——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,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

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,通过数量和数量关系、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,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;基于抽象结构,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、形式推理、模型构建等,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,帮助人们认识、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、关系和规律1。因此,在教学教程中,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、直观化,学生往往就更容易掌握。小学生一般都好动,坐不住,更喜欢“玩中学”,爱动手操作,爱自己发现、探索,所以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,加强演示操作,注重动手实验,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后解决问题的能力,根据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以及硬件条件,让所有学生都亲手实验,不仅能对相关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感性认识,而且能以实验为手段对有关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究,从而达到理性的认识。

比如,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《左右》时,在联系自身,体验左右之后,进行实际操作,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索新知——

1.我说你做。

伸出你的左手挥一挥,伸出你的右手转一转。

找到你的左肩拍一拍,找到你的右肩耸一耸。

抬起你的左脚跺一跺,抬起你的右脚踮一踮。

左看看,右瞧瞧,扭一扭屁股坐下来。

2. 摆一摆。

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;

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支铅笔;

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;

在铅笔盒的左边,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;

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个卷笔刀。

学生摆好后,教师用黑板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,学生检查自己的排列。

3. 数一数。

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?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?

:从左数橡皮是第2,从右数橡皮是第4个。

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?一会儿又排第四?

:因为反了一下。

什么东西反了?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?

:数的顺序反了,开始是从左数,后来是从右数。

师小结:也就是说,同样一个物体,从左数和从右数,排的顺序就可能不一样。

学生联系自身,体验左右之后,在活动中,经过大脑的思考做出相应的操作,也就是经历了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这些活动的设置使得学生兴趣浓厚,整堂课都伴随着欢声笑语,真正做到了在“玩中学”的境界,学生在活动中也更容易掌握知识,使用知识。

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,合理设计课堂教学,注重有趣化、问题化、生活化、活动化的教学设计,合理安排教学内容,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,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,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。

[      ]

[1]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·数学课程标准[M].北京: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2.4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时间:2023131



Year 版权所有: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 2015-2024/5/19 13:36:23
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基地航拓路1678号 邮编:710100
您是第19560976位访问者 当前在线135人
陕ICP备16002642号-1